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料资讯 > 行业资讯 > 工业固体废弃物需集约化利用

浏览历史

工业固体废弃物需集约化利用


中国工业报 / 2015-11-20

   全人类都在探索经济社会应该如何发展,如何让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相协调,在探索过程中,循环经济是最早出现、最成熟、最具操作层面的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日前,在2015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体改所循环经济研究室主任杨春平认为,循环经济在我国虽然经过10多年的发展,但对循环经济的整体理解还是不够,因此深化对循环经济内涵和定位的理解认识非常有必要。

 

  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李会泉指出,工业固体废弃物包括生活垃圾和城市废物是隐蔽性、滞后性、持久性的复合污染,污染情况非常严重。据初步核算,我国每年30亿吨固体废弃物中,综合利用率在6100吨左右。

 

  环保部固管中心副处长温雪峰认为,我国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和第二产业的GDP之间是正向量的。其中2011年是一个结点,2011年之前二者之间正相关性非常强,2011~2014年GDP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弱一点,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二是循环利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当前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面临的突出问题,第一是底数不清。由于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制度设计有缺陷,特别危险废物经营管理许可办法设置考虑不是很周全,导致危险废物利用自行处置的情况不是很清楚。同时,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申报制度未完全落实,产生就要有申报,但从全国来看部分省份还没有落实,各个省份之间的落实情况五花八门,导致现在通过传统上来的数据不能够真实反应产生量。第二是利用不畅。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不太一样,危险废物制约更多是制度上的制约,当时设计的制度表面看很完善,但是制度的完善和行政管理的死板化,导致大量有价值的废物强迫要求处置或者环节非常烦琐,阻碍了正常市场化的利用。第三是共生问题不足。我国固体废弃物相关产品的规范和环境健康风险的评估标准缺乏,使得现在没法综合利用,即使综合利用以后也没有产品标准,产品当中污染含量的标准到底低于什么样的含量才能被社会所接受,工业固体废物后续综合利用存在很大障碍。第四是监管不力。重点针对危险服务,目前存在危险服务的名录使用不方便、鉴定鉴别的程序缺失、经营许可证管理过严、转移的流程不畅等问题。

 

  固体废弃物的出路是集约化利用:

 

  杨春平指出,循环经济是未来人类的一个选择,从宏观上来讲,循环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微观上就是一种生产方式。实际上,循环经济就是从资源变成产品,产品变成废弃物,对废弃物进行再生利用。在具体的环节和领域,就是探索在一定经济条件下形成具有各个行业特点的这种生产范式,并且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得到不断的优化和提升。

 

  杨春平认为,发展循环经济要解决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也就是资源约束和环境质量改善的要求。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李会泉认为,固体废弃物大规模资源化利用是破解资源循环经济瓶颈的最大需求,目前我国注重的是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和安全填埋,而通过集约化利用的手段来处理才是更好的出路。因为,一个是环保的标准严厉,工业企业处理过程当中面临新的环保挑战。另一个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转型,很多下游产业比如建材,建筑能够大量地消纳工业固体废弃物,但是在能源产业密集区域,每年还有10亿吨左右的废渣等没有得到安全的处置利用。

 

  对此,杨春平认为,一是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二是在利用原材料的时候更多地使用再生资源或者使用再生的零部件,三是基于生产过程当中产生的“三废”进行再生利用而延伸出来的循环产业链。

 

  温雪峰建议,一是以改革的精神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由过去管制模式向服务模式转变,需要以部级法为核心开展相关法规制度的修订完善。二是修订名录并加快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修订。如今,信息化的手段实现了环境效益的最大化和效率的最优化,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正改变或者颠覆一些传统的产业,产生了大量的大数据。而大数据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一种新途径,因此围绕废旧资源的回收体系包括废弃物在线交易平台,能够使企业感到便利化,政府管理自然而然会高效化,最终达到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以上内容由深圳市格雷创科技有限公司编辑转自中国工业报。深圳市格雷创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进口品牌工业零部件的新兴企业,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工业国家地区建立全球供应体系,为客户提供原装、价优产品。我们通过与全球数千家上游供应商的合作,包含美国、欧洲、亚太等制造厂商、代理商及分销商等,整合海量产品及其资源,为下游客户提供机械、电气、液压、控制、仪器等工业产品和优质的服务。

 

       相关阅读:年处置工业废物10万吨助力水泥业转型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
格雷创非品牌制造商、办事处、分公司及代理商等,本网站特定品牌名称及商标归其权属人所有,若冒犯了您的权益或有异议,联系我们投诉或建议,公安备案号44030602001369。